一段时期以来,我省大气污染防治面临严峻的形势。河南省和郑州市政府陆续出台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,把燃煤治理和机动车污染治理等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重中之重。
电能替代是指在终端能源消费环节,使用电能替代散烧煤、燃油的能源消费方式。替代方式涉及居民采暖(碳晶/电热膜采暖炉、蓄热式电锅炉、蓄能供暖等)、工业与农业生产(蓄热与直热式工业电锅炉、电窑炉、电制茶/烤烟、机井通电等)、交通运输(电动汽车、港口岸电、机场设备“油改电”等)、电力供应与消费(储能装置、热泵、电蓄冷空调等)等众多领域,以分布式应用为主。电能具有清洁、安全、便捷等优势,实施电能替代对推动能源消费革命、落实国家能源战略、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,是优化能源结构、控制煤炭消费总量、减少大气污染的重要举措。
据了解,为着力解决燃煤燃油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,顺应“美丽河南”建设要求,自2013年开始,河南省电力公司面向终端能源消费市场,在供热、制冷、制造、交通等重点领域全面启动电能替代工作,全力服务河南治理雾霾。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成效有:推广热泵节能技术应用,服务铸造企业用能升级,推动分户居民电采暖应用,航空港口岸电实现突破等。
各方协作推进电能替代
今年8月,省发改委联合省财政厅、省环保厅、省电力公司等11委厅局下发我省“十三五”电能替代工作实施方案。
方案提出,要按照规划引领、政策扶持、市场运作、因地制宜的原则,实施包括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电能替代工程、“以电代油”工程、“以电代煤”工程、燃煤自备电厂高效替代工程等重点工程在内的“以电代煤”、“以电代油”举措,最大限度减少散烧煤和燃油使用量,加快提升河南电气化水平,形成清洁、安全、智能的新型能源消费模式,为完成全省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。
当前,由于部分电能替代设备初始投资较大、后期运营成本相对偏高、社会对用电技术的认知偏少,电能替代推广中还面临一些瓶颈。比如受目前经济形势低迷和运营成本偏高影响,大部分企业虽有电能替代愿望,但有后期运营成本高等投资顾虑。另外,还有概念知识普及、科研技术发展等方面需要不断推进与完善。
会上,郑州、安阳、焦作、漯河、南阳、周口等6地市就本地区电能替代工作作典型发言。为增进与会代表对电能替代相关产业、技术的理解与交流,河南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以《能源电力消费及未来展望》为题作报告,南瑞集团公司开设了专题讲座。科研机构、设计单位、设备商、能源服务商等产业协作成员代表踊跃交流,在电锅炉、电窑炉、热泵等电能替代技术专题论坛上深入探讨技术与产业合作意向。期间,部分电能替代潜在用户与厂商项目进行了对接。
会后,与会代表参观了电能替代展览和郑州电专地源热泵示范项目。据了解,该展览包含35家产业协作平台成员展板、18地市和10个直管县电能替代工作进展及用户需求信息展板、19个电能替代示范项目展板,全面展示了我省电能替代产业各方面发展概况。自2013年11月投用以来,郑州电专地源热泵项目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,满足了全校师生的夏季制冷、冬季采暖和生活洗浴热水需求,采暖季日费用较市政集中供暖减少1.2万元,具有节能、环保、经济的特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