节能常识
首页 > 节能常识
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全球电能替代发展

长期以来,化石能源支撑着工业文明发展,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、气候变化等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现实难题。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攀升,传统能源供应日益趋紧,全球能源资源竞争越来越激烈,国际能源价格高位震荡,生态环境等制约因素凸显,要求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亟待转变。电能作为清洁、高效、便捷的二次能源,可以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、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、提高电气化水平。因此,实施电能替代,在能源消费上,以电能替代煤、油、气等化石能源的直接消费,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,不仅是清洁替代的必然结果,而且是能源变革和转型的中心环节。

目前,全球电能替代已经取得积极进展,全球电气化水平稳步提升。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,电能替代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,各国政府将进一步采取积极举措,从促进技术进步、提高电能经济竞争力、提供政策刺激及保障等层面开展工作,力促电能替代工作进一步开展,实现全球2摄氏度的温度控制情景计划。

全球电能替代发展现状

全球电气化水平呈单调递增趋势。目前,全球约1/5的终端用能来自电力,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能源消费品种。1980~2014年,电力占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从10.9%增至18.4%,上升7.5个百分点,煤炭和石油的占比明显下降。

主要国家电气化水平均呈增长态势。美国从1980年的13.3%上升到2014年的21.9%,上升8.6个百分点;欧盟从1990年的16.5%上升到2014年的21%,上升4.5个百分点;日本从1980年的19%上升到2014年的28%,上升9个百分点;中国、印度分别从1980年的4.3%和4.5%上升到2014年的21.3%和14.3%,分别上升17和9.8个百分点。整体来看,主要国家电能占比均呈增长态势,日本电能占比最高,中国增幅最大。

工业、居民、商业及其他三大部门的电气化水平从1980年以来都有了显著提高,交通部门的电气化水平始终保持1%左右。1980~2014年,工业部门的电气化水平提高了10个百分点,煤炭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依然处于较高水平,石油占比下降15个百分点;居民生活领域的电气化水平提高9个百分点,煤炭和石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分别下降6和7个百分点;商业及其他部门的电气化水平提升迅速,提高29个百分点,煤炭和石油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分别下降11和18个百分点;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费结构整体保持稳定,电气化水平始终维持在1%左右,能源消费依然以石油为主

影响电能替代发展的主要因素

技术因素

电能替代技术不断进步,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。2030年以前,电能替代技术已经具备较好的应用基础。“电代煤”主要替代技术包括电采暖、热泵、蓄热电锅炉、电炊具等;“电代油”主要替代技术包括电动汽车、电气化铁路、电窑炉、电泵等;“电代气”主要替代技术包括电炊具、电热水器、电采暖等,该类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成为2030年前电能替代的主要技术支撑;2030~2050年,电能替代技术不断进步、用能工艺出现转变,电能替代能力将进一步提升

经济因素

电能替代的经济性将逐渐显现。电能替代经济性主要取决于电能相比其他能源的成本。2030年以前,交通领域电动汽车、电气化铁路等相对于传统交通工具已具备经济优势,可大力推广;工业、居民、商业在“电代煤/油/气”方面经济优势尚不显著,但环保压力将促进该领域的部分替代;2030~2050年,在全球节能减排大环境下,随着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、征收碳税、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降低、低谷电价优惠等措施的实施,电能替代将逐步建立相应的经济优势,替代能力也将大幅提升。

政策因素

电能替代政策需不断完善,促进电能替代工作的高效开展。2030年以前,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需要不断加强金融补贴、税收优惠、技术推广、能效和用能设备质量管理等标准建立、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法规,为电能替代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。2030~2050年,需要进一步制定限制性环保政策、财政补贴政策、特殊电价政策、智能电网等配套设施建设等相应扶持政策,更好地推进电能替代工作的开展。

单位名称: 鞍山恒信供暖科技有限公司 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   辽ICP备16013685号-1 

地  址: 辽宁省鞍山市高新区千山中路366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联系方式: 15714220727   18841212353

友情链接: 电锅炉 电磁锅炉 电采暖炉 洗浴热水电锅炉

电锅炉|采暖电锅炉|家用电锅炉|办公楼电锅炉|工厂车间电锅炉|电磁锅炉|洗浴热水锅炉-鞍山恒信